球鞋电商市场野蛮生长-pg电子游戏

 球鞋电商市场野蛮生长-pg电子游戏
行业新闻

球鞋电商市场野蛮生长

来源:      2019/7/13 9:41:49      点击:

【行业新闻】

不管是消费者的追”还是投资者的捧”都给“球鞋二级市场”营造了一种热火朝天的景象。


从2013年开始,一批人开始琢磨起了球鞋转卖生意,从毒、nice好赞,get有货ufo等等,陆续还有新的平台呈现。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门好生意,尤其是头部玩家。一位投资人对虎嗅说:毒app以下简称毒)复购率极高,全是年轻人。另有投资人表示:毒)虽然没有外表看起来那么牛逼,但肯定算是市场上不错的项目。


市场膨胀过快,平台增长过快,大家对这些球鞋电商既充满了好奇,又云里雾里,一知半解。从上游到下游,球鞋电商切了谁的蛋糕?否削弱了鞋贩子的定价权?球鞋电商是否触碰了庄家的利益?球鞋电商如何改变消费市场?这个行业是否有我看到那样火?行业乱象有哪些?


一、野蛮生长


逐一检查了鞋底、鞋垫和鞋标之后,球鞋鉴定师小宫拿起手上的jordan1白绿凯尔特人闻了闻,然后随手交给了身边的球鞋鉴定师助理。这个动作意味着,一双球鞋的鉴定完成了而这个过程只花了一分钟。小宫是有货ufo全职球鞋鉴定师,每天要重复上述动作四五百次。


有货ufo于2018年“双11期间上线,背靠潮流品牌购物平台yoho!bui有货。ufo北京融科望京中心的写字楼有一间办公室,这里上班的有四个全职球鞋鉴定师和八个鉴定师助理,上千个鞋盒堆满了这个近200平米的空间。


北京的货量仅占总额的20%ufo负责人大魁告诉虎嗅,南京总部的鉴定中心面积达到5000平米。北京的日出货量达到2000双,而南京是北京的7~12倍,两地加在一起,将月度gmv推向了10亿人民币的水平。这些数字投射出了一个极度繁荣的远没有到顶的球鞋二级消费市场。


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统计,2015年~2017年,中国街潮市场的消费规模上升到62%比其他国家的消费规模增速高3.7倍。全球目前最大的鞋贩子”球鞋转卖平台)stockx开创人joshluber非常看好中国的市场的前景:知道中国光是球鞋的市场规模就超过10亿美元。


自kanywest坎耶·维斯特)2013年弃nike投奔adida之后,第一代yeezi出现开搅动当时的球鞋市场,来自美国西海岸的这一把火”漂洋过海烧到中国,但这不足以搅乱整个中国的消费市场。随着外乡流量明星的加入(标志性事件是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吴亦凡穿什么火什么)完全点燃了整个球鞋消费圈。由于流量明星的异性粉丝群体非常扎实,且变现能力极强,球鞋消费迅速出圈,触达”女性消费者,让某些球鞋成了潮流标配。球鞋电商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一波用户收割。


数字或许能够更加直观地体现它膨胀。


2015年正式上线的毒,2018年的月度gmv已达到2亿人民币,更有传闻称2019年上半年某月的gmv已经突破2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的gmv可达60~70亿元。毒作为目前中国球鞋电商中的头部玩家,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虎嗅曾几次想联系毒的采访,均遭到婉拒,原因不得而知,最终只从公关那里拿到零星的信息。


目前,球鞋二级市场的赛道非常拥挤,除了早期进场的毒、nice好赞、get还有ufo斗牛(原名“蜂潮eyee由潮牌售卖转为球鞋交易)切克(2019年5月8日上线,由二手交易平台转转推出)等等,尽管后面几家入场较晚,但也过了一把“人口红利”瘾—ufo2018年“双十一”上线第一天就突破了百万元的交易额;今年5月,斗牛的gmv已经达到近5000万,预计全年达到5~6亿。


虎嗅此前的文章介绍过它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其最大的共性的交易模式上,并没有照搬stockx球鞋交易所”而是直接给现有卖家的价格,依照由低到高的方式排序,无需竞价,一键购买。


发展路径方面,毒和nice相似,有货ufo和斗牛相似。毒从虎扑社区孵化而来;而nice经历了从社交平台到电商的转变;有货ufo出现前有yoho!buy商城)铺路;斗牛的前身也是潮物商城。


先做社区的逻辑很好理解,毒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早期,虎扑论坛上有大量需要鉴定球鞋的诉求,这些用户自发上传球鞋图片,虎扑知名“大v求鉴别真假。这也让毒具备了非常好的先天优势,尔后转到电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批用户转移至毒。


nice发展路径也有相似之处。截至今年,nice已成立6年,从最开始的社交平台一步步转型为球鞋电商,也是通过前期的社区形态积累用户,虎嗅曾发文介绍过nice从社区到电商转型的路径。


而有货ufo和斗牛的路径也很好理解。有货ufo基于yoho!积累的品牌影响力、b2c业务和社区及内容环境,为有货ufo提供了资源支持。yoho!商城的b2c业务和ufoc2b2c业务可以互相借力。这也是有货ufo还不能从yoho!分拆进去独立运营的原因之一。


作为追赶者,有货ufo现在还不能从球鞋交易中收取佣金,现在最迫切的积攒流量。大魁说:现在还在烧钱。想先把规模做起来。看来,10亿人民币的交易额或许是一个转折。


这个新兴赛道里,不管是头部玩家毒,还是追赶者,都处在砸钱做规模的野蛮生长阶段。今年4月和6月,毒和nice分别宣布完成了融资,金额在数千万元美元级别。


那么从整个行业来说,迅速崛起的球鞋电商是如何搅乱b端和掠夺c端市场的呢?


二、商业逻辑


1.切了谁的蛋糕?


球鞋电商的强势入局切分了淘宝的大蛋糕。小仙儿就是一个亲历者。小仙儿今年23岁,买手店买手,副业卖鞋,混迹于”二级市场长达八年,曾与某淘宝的皇冠店铺合作两年,现在主要销售渠道是微信和球鞋电商。


从朋友那里听说毒的成交额能够达到8000万到一个亿人民币后,动心了说:这个流水是一家特别大的皇冠店都不敢想的数字。


大约在2018年底,王思聪给毒打广告之前,小仙儿在毒上挂了一双airyeezi2红椰子,价格是38999元。从上架到售出,仅用了五个小时。小仙儿告诉虎嗅,早上十一点钟挂的下午睡醒就卖掉了小仙儿从朋友那里一共打包收了三双,第一双卖掉之后,另外两双也在之后的2~3个月内卖掉了


这彻底扭转了对球鞋电商的看法。以前对这些平台完全不感冒,甚至觉得有点扯淡。因为价格太过于公开透明,而且他认为鉴定是一个水很深的事情。但是有了第一次顺畅且交易价满意的经历,小仙儿开始转向球鞋电商。


这就适者生存。指的球鞋电商。所有平台中,最重视毒和nice除了流量大,还有平台政策方面的原因,销售达到一定量,费率才干够达到最低。


光是通过球鞋电商转卖的收入,小仙儿就能月入4~5万元,而且还是兼职的情况下,对于电商的运营,每个月只会花掉30%~40%时间。最直观的比拟是淘宝,小仙儿有一个朋友已经在淘宝做到两个皇冠,月收入大概在10~15万左右。但是店铺的确是每天24小时坐在电脑前。


球鞋电商诞生之前,小仙儿和淘宝体育领域的某家皇冠店铺a合作过。把自己的货寄到a以他名字建仓、a负责管理货物、上架销售,从中收取10%每双鞋)手续费。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和a合作,散户就更别想了小仙儿告诉虎嗅,从操作流程来说,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认识a人;a否接货。除了合作门槛较高,这种模式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仓储利息过高。a需要打理库存,提供保管货物、质检、真伪鉴定、打包发货的一条龙服务。


双方合作的两年间,小仙儿发现限制越来越多,比方a对于商品的种类、价格、数量都有比较严格的把控,数量太少不行,自己还不能随意定价。


这反衬出球鞋电商的友好”尤其对于散户来说,转卖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只要动动手指,发个快递就完了


限制越多,自由度越低,再加上球鞋更新的频率还在加快,这种情况下,小仙儿开始了转型”现在已经不再热衷于大量囤货,因为这对资金有较高的要求。


球鞋电商的流量更高、运营利息更低,自由度更高,也不会受到价格的限制。现在a模式也在压缩’小仙儿说。


不只如此,平台还会从政策方面下手限制炒鞋。比如一双鞋的预售价格是2999元,发售的时候,突然有个明星或者营销事件“炒热”这双鞋,售价涨了500元,如果卖家依照预售价发货相当于赔钱,所以有些人就选择不发货。对这样的行为,淘宝的赔付非常低。但球鞋电商进去后改变了这种行业规则,如果卖家刻意不发货,会以一定比例的订单金额作为保证金,赔偿给消费者。


2.货源“抢夺战”


现阶段,大家的核心业务主要是通过球鞋转卖并提供鉴定服务,从中收取手续费。各家的规范不一样:毒是7.5%~9.5%nice规范是对于现货商品,收取商品定价的4%对于预售商品,收取商品定价的8%刚才上面提到有货ufo现在还没有收取佣金的勇气。


还有一个现象是毒的售价比nice有货ufo斗牛等平台要高出5%~10%但毒仍然稳坐球鞋电商市场销售第一。为什么?因为定价和手续费的高低并不能决定消费群体的大小,货源还是根本。


上面提到球鞋二级市场是现在消费市场最热的门类,所有人都希望分到一杯羹,这其中的关键是对买卖双方的争抢,但更核心的对卖方的争抢。为什么这么说?球鞋电商不过是淘宝的替代品,没有改变平台的角色,鞋贩子和消费者只是从这个“菜市场”换到那个“菜市场”


但真正的寡头”也就是品牌方不在这个池子里玩。


大魁告诉虎嗅,目前国内和国外的货源比例是1:5国内1双,国外5双。据他统计,经ufo转卖的鞋子有60%以上来自国外。认为,行业难题不是根除假货,而是没有货:国外的货源怎么进来,通过谁进来,合法渠道进来还是从灰色渠道进来?希望找到更多的货,有货就不愁卖。


对于平台来说,优质的头部的上游是抢夺和维护的关键。36氪此前报道称,一些实体店会给一些鞋贩子预留一定数量的货,一些非热门款有时会以7~9折的价格给出。毒会跟有一定体量的小b签署“排他协议”毒是供货的唯一平台。


毒的对外沟通主管昭阳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毒不会做自营,平台不参与定价。但有趣的毒从亚新体育买鞋。


亚新体育成立于19901996年,亚新体育第一次与nike中国签约为授权经销商,2007年第二次与nike签约为销售nikeairforc125周年特殊产品制定店铺,并成为nike体育文化限量产品发售店铺。亚新体育到今天已经走过了29个年头,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中国球鞋市场的起伏和电商的冲击。目前,亚新在全国有4家门店,每次发售新鞋的时候门口还是会有很多人排队,没有大规模转移至线上,目前只有一家线上商店。


一个挺逗的事情是有一次我看见收货地址上写着‘毒’亚新体育的老板郭宇告诉虎嗅,毒)买的都是一些试售鞋,比方kb科比·布莱恩特)篮球鞋,或者是欧文的球鞋,市场投放量不是很大,上架会很快售謦的一些产品。毒)做预售的时候,价格会比市场价高,所以他能卖出很多产品。


郭宇说,毒不止一次从亚新体育买鞋。作为平台,当然不能既当球员又当裁判,经销商也一样。受到与品牌合作的限制,亚新体育也被“捆绑了手脚”依照“游戏规则”亚新不能和这些电商合作。


3.削弱定价权


切分了淘宝的蛋糕,抢走了一批卖家和消费者,球鞋电商对整个消费市场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削弱了某些贩子的定价权”


此前的球鞋消费圈比较小,供需关系比较固定,贩子即便压货、炒鞋,也只能从这个小众群体获得小利。但是破圈之后,消费需求激增,然而品牌方提供的货源仍然坚持不变,导致供需关系严重不平衡,也就是僧多肉少”这就赋予了那些有狠货的贩子定价的权力。


小仙儿告诉虎嗅:以前淘宝的时候,自己店流量不高的情况下,货可能都给了大店,当只有几家店在卖一款鞋的时候,能把价格抬起来。


但是球鞋平台的强势入局打破了这种“潜规则”作用相当于为消费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依照卖方出价的形式,只有更低的价格才干卖得出去。郭宇认为,平台不需要货源,有全中国的贩子都在给它发鞋,然后再卖给真正的消费者。


从一定水平上来说,球鞋电商削弱了一些贩子的定价权,净化了消费市场环境,让需求决定球鞋价格。


三、乱象丛生


球鞋电商的火烧遍了整个消费市场,随之而来也搅乱了市场秩序。


1.鉴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有需要的话,这边还能给你提供鞋盒、包装袋以及过毒4件套、get鉴定app防盗扣等配套小玩意。一套印有毒鉴定书、防盗扣、印着毒标志的包装盒等物品仅需要几元钱,但足以“唬住”大多数买家。今年,新京报在莆田进行假鞋制造探访时发现,毒已经成了金字招牌”


市场充溢着大量的假鞋,甚至能够混进美国市场。越是爆款,越好造假,比方yeezi大魁拿着两双yeezi350摆在面前,仔细看了5秒之后,只发现两双鞋的鞋带颜色略有不同,其他从材质、手感到鞋体颜色,几乎一模一样。现在造假已经能做到很好了说。


郭宇对虎嗅表示,yeezi很好造假,因为他技术含量太低了基本上没有规范的防伪,即便做得再花哨,不论是满天星还是夜光,照样能作假,甚至能比真的还厉害。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虎嗅,很多假鞋的料就是从代工厂订购的有人会在做假鞋之前把真鞋拆了还有的切片鞋”也就是其中一个部位用是真料。有些良心的假鞋卖家会告知自己卖的假鞋,但真假掺着卖的大有人在


假货猖狂,让球鞋鉴定师成了这个新兴市场的稀缺资源。就目前来看,各家对鉴定这块业务,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由于不愿意对外公开信息,毒的鉴定业务被披上了一层薄纱。毒的公关告诉虎嗅,现在鉴定业务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每天会有20位工作,实行每天轮换制。线上 线下共有数百位鉴定师。但她没有再透露过多情况,也没有明确回答线上和线下鉴定师是否重合。据虎嗅推测,线上鉴定师只需要在线工作就可以,不需要全职或者坐班,但线下鉴定的工作量极大,依照一人每天看500双鞋的量,相信他已经无法兼顾线上的鉴定工作。


毒,很多问题呈现在线上鉴定环节,拼图的情况大量存在碰到这种情况,鉴定师只能给出“无法判定”结果。


郭宇很直白地告诉虎嗅:相信线上看不了一双鞋的真假)虽然摸过这么多球鞋,还是要拿真鞋比。即便是一个批次的货也会有细微的不同。


小仙儿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发给卖家的antisocialsocialclub被nice认定为假,被平台封号。但他觉得很冤:这个品牌的做工,包括他出货都特别不固定。


后来经过他和nice平台高管的沟通,最后协商出了一个结果:配合平台暂停销售这批产品,并且不影响以后的合作。


对于鉴定师来说,不同的类别、品牌、款式都有不同的鉴定规范,有的看包装袋,有的领标,每天看到东西千差万别,这需要大量丰富的经验。


有趣的问了大魁和郭宇同样的问题—鉴定球鞋是否“有标准”可循?给出了不太相同的答案:凭借几十年看鞋、摸鞋的经验,郭宇觉得看钢印、鞋垫下面什么字有点可笑。而大魁认为,对于某些鞋来说,鞋垫和下面的走线、胶水的味道等等都非常重要。


大魁大概描述了一下同款鞋的鉴定规范:比方jordan1有200个配色,但1和2中底都是一样的细节方面,参考点是一样的还说:这些东西太核心了没法儿具体说。


每一个鉴定师的鉴定方法千差万别,球鞋鉴定又是一个基于经验的主观工作,没有规范,或者说无法规范化、流程化,这就是现在球鞋鉴定的现状。再加上货品的质量不稳定,比如品牌更换生产厂商、错版鞋等等,都加大了鉴定的难度。


大魁曾告诉媒体:鉴定师全是自身的玩家转到这里来的自己也是鞋头。这个东西就跟看中医一样,累积的经验是最宝贵的球鞋鉴定师这个职业前身也比较随机,有些是潮流行业的编辑、热爱球鞋的人,或者是卖家等等。


即便如此,平台和鉴定师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这也导致各家平台对于服务“尺度”掌握都不尽相同。举个例子,毒并不对消费者公开鉴定过程。对此,毒的公关向虎嗅解释:这种东西公开的话,仓库什么的连带着公开了而这些录像仅作为复核的证据。相反,有货ufo会提供给每一位消费者长达两分钟(一分钟质检、一分钟鉴定)鉴定视频。


由于消费者不会看鞋,只能相信鉴定师,所以,消费者的信任全部依赖于平台的信誉、保证机制,更重要的品牌口碑的积累。但是如果平台不从各个环节把控,并推出有效的应对机制,很有可能会不时地让自己陷入负面和丑闻中,最后造成信誉的崩塌。


2.行业乱象


市场不透明、数据不公开、鉴定不可控,以及行业规范的空白都让这个行业看起来深不可测,也远没有数据看起来那么光鲜,比如数据造假、官商”勾结、鉴定师售假、受到人身攻击、同行恶性竞争......


因为信息不透明,业界流传着一些gmv等核心数据虚假的说法。毒就出现过类似的案例。微博上也曾有网友表示,球鞋yeezi350满天星全球限量5000双,但毒的销量显示却是卖出去5658双。不知道是故意而为还是平台疏忽。


郭宇告诉虎嗅,很多平台的交易量可能不包含退货,所以,数据“掺水”也是问题之一。但更加值得担忧的事情还在后面—平台和贩子,甚至是寡头”存在利益勾连的可能。


说个发生在两年前的真实案例。虎扑有一个知名kol叫“潜水男”算是业界非常权威的鉴定师。后来他决定转到淘宝开店,一段时间后,被爆出大量售假,但他拒不承认。


这个案例无疑说明了球鞋鉴定师就是天使和恶魔的结合体。既是这个圈子的核心竞争力,也同时是离造假最近的人。这个圈子还流传着一些说法,比如很多制作假鞋的人/集团会给鉴定师一笔钱,让他参与假鞋制作。


先不论真假,客观的流量和巨额的交易量,或许真的会撬动品牌方,让真正的庄家”出山。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虎嗅:现在看到底是官商勾结,还是品牌和二道贩子勾结,都说不好,这里的运作很微妙。


上面提到由于“寡头”不参与二级市场的交易,但是球鞋电商的流量过大,加上行业不透明、市场不规范,品牌方有可能会通过一些途径,比如委托第三方与球鞋电商合作。郭宇看来,又掌握消费者,又掌握货源,这是最“恐怖”事情。


这个行业的乱象远不止这些。鉴定师虽然手握话语权,但他也是高危”人群。


今年3月,体育博主 ben与999就和其他鉴定师发生过“抵触”置顶的那条微博,透露了自己的职业处境:这些年,被上门堵截、被人肉、被威胁、被抹黑、被污蔑、被攻击、被栽赃、被电话骚扰、被轰炸机轰炸,无法想象对方说出我家人姓名住址来威胁时的不安,无法想象看到对方post身份证头像上网时的忐忑......


大魁向虎嗅证实了这样的情况。表示,给ufo鉴定师培训的人不敢对外流露身份:肯定不愿意告诉你卖这些知识,不愿意让造假的人知道他做这个。特别小心也是因为经常被恐吓。


即便球鞋转卖可能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生意,但不少人已经开始为这个市场担忧。


郭宇认为,现在市场非常浮躁,泡沫化很严重。说:可能拿这鞋现在放在某平台上,标价1400元没人买,但加个0马上就有人下单了


接着说:真正回归到理性的时候,会觉得花一万块钱买双鞋挺有病的

网站地图